如何鉴别假象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第7篇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1-10-17 | 931 次浏览 | 分享到:

如何鉴别假象呢?这需要反思,即通过用其它经验和理论来分析这个描述是否可能,是否与其他认识逻辑统一。但是必须注意,最好不用分析得到的理论去推翻直接经验和对直接经验的陈述,任何理论都是可错的。直接经验比分析可靠,最好用新的直接经验推翻对直接经验的陈述,例如再观察一次筷子入水前后的现象或那个魔术。其实新的直接经验也并不能完全推翻原来的直接经验或对直接经验的陈述,这里所谓“推翻”是指不再采用这个陈述了。既然这个陈述没有被完全推翻,它还是科学事实,那么在将来的某个时候,人们还有可能采用它。例如,对UFO的陈述,你可以不信,但这个陈述永远不会被推翻,将来的某个时候,人们还有可能采用它。

实事求是定理的推论2任何对直接经验的陈述都不能被完全推翻。

观察者本人也无权推翻自己以前的陈述。一个人说看见了UFO,等再看就没了,他可能会认定那是错觉,但这个陈述已经存在,不会消失。任何说出口的语言都不再是意识,而是物质,这个陈述永远会作为一个历史事实存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它还有可能成为理论发展的证据。

在某些相同条件下的观察经验构成一组或一类经验,其中的每一个经验都是不能被推翻的,但可以选择。在相同的时间和地点,有人看到了彩虹,有人没有看到彩虹,这些经验构成一组或一类经验。

那么,如何选择呢?选择的标准首先是多和少。如果只有一个人看到了彩虹,其他人都没看到,那么大家会说:“你眼花了吧。”同时要注意观察条件的变化能否对经验进行重新分类。如果拉开百叶窗,彩虹就没了,这就是改变了观察的条件,从而构成了两组经验。如果拉开百叶窗之前大家都能看到彩虹,拉开百叶窗以后大家都看不到彩虹,说明每一组经验当中都不再有矛盾,也就不需要在矛盾的经验中进行选择了。其实,说“你眼花了”,也是对经验的重新分组,眼花与眼不花构成两个不同的观察条件。当人们不能确定他是否眼花的时候,还不能重新分组,这时只能选择。除了直接经验之外,我们找不到更客观的事物。

有人会坚决反对把直接经验的数量作为选择的依据,认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什么是本质呢?本质主要指规律,规律是共性。共性是抽象的,经验是具体的,共性与经验有质的差别。其实这种质的差别的本质也是量的差别,因为共性意味着很多相同的经验,共性是对很多相同经验的抽象。所以选择的根本标准还是经验的数量。

直接经验的多少包括种类的多少,即不同条件下的直接经验,相同条件下简单重复的多个经验可以认为与一个经验等效。不过,很多时候条件的变化我们观察不到,所以相同条件下的简单重复不一定与一个经验等效。

选择的前提是经验之间有矛盾,选择的标准是直接经验的多与少。受到很多经验支持就是具有较大的逻辑统一性。经验的可重复性就是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异己的。稳定的认识具有预见性,过去稳定,将来也会稳定。预见性和逻辑统一性是真理的标准。

一个与旧理论矛盾的直接经验并不能马上推翻旧理论,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经常对很多反常置之不理。推翻旧理论和建立新理论都必须以大量直接经验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