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经验等概念的定义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第7篇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1-10-17 | 603 次浏览 | 分享到:

直接经验是检验真理的依据,但不是认识的主要来源,认识的主要来源是间接经验。他人的语言、书本和其他媒体信息都是间接经验。

符号和人们希望认识的事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集合,它们之间有一些对应关系。在上卷第三篇广义进化部分提到,符号包括语言、文字、无线电波、图画、视频,和其他各种物质形式的符号。广义的语言可以指所有的符号。符号的含义是符号使人产生的联想,这种联想就是对符号的解释(理解)。在使用语言之前,人们先确定了解释的规则,只有当语言的使用符合规则时,才能产生正确的间接经验。当语言的使用不符合规则时就会产生错误的间接认识。

定义:间接经验就是对符号的解释。

  很多哲学理论都只论述了事物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但没有给形式和内容这两个概念下定义。

  定义:形式就是事物当中容易直接观察的属性。

  定义:内容就是事物当中不容易直接观察的属性。

每一种事物都有很多属性,其中有些与人有关,有些与人无关,与人有关的属性是事物的本质。

定义:本质是事物当中与人的利益有关系的属性。

  质是事物的共性,事物有很多共性。例如,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它的位置在不断变化,但速度不变,这个速度是一个共性。所以我们往往把它的速度当成本质。但有些时候,我们关心它的位置,而不关心速度,例如抓犯人的时候,我们最关心的是它的位置,这时位置就是本质。

本质有可能是形式,也可能是内容。皮尔斯认为,形式是事物的本质。因为他注意到了形式与人的利益的关系,因此形式可以被当成本质。但形式毕竟有形式的特征,与一般的内容不同。多数情况下,内容才是本质。

间接经验的形式是指他人说话的声音、纸上的文字等容易直接观察的内容。这些形式属于主体的直接经验,具有客观性。间接经验的内容是指主体对这些声音和文字的理解,这种理解是一种观念,需要怀疑。所以间接经验很特殊,它既具有直接经验的特征,又具有观念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