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套复杂系统互相依赖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第3篇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1-10-08 | 1224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两套复杂有序的系统:一套是生物体,另一套是遗传物质。在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两套复杂有序的系统:一套是人类社会文明,另一套是语言文字等符号系统。

布莱克摩尔认为,基因是真正的生命,它们把生物的表型当做工具来传播自己。([英]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M].高申春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442.)这种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同样我们还可以说,文字等符号是真正的生命,它们把人作为工具来传播自己,这种观点现在还没有被大家接受。这两种观点的原理完全相同,有了第一个,就很容易推出第二个。其实,这两种观点都很偏颇。基因与表型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依赖,互惠互利的,可以比作两条腿走路。更恰当的比喻是太极的阴与阳

在第2篇第3章3.2.2节提出一个定理:在生物的表型产生以后,生物的遗传物质与表型总是同时存在,共同进化,互为存在与进化的条件。同理可得另一个定理。

定理:人类创造文字等符号以后,人类的文明与符号总是同时存在,共同进化,互为存在与进化的必要条件。

对符号的研究不能脱离意识和行为。生物的DNA包含了所有遗传信息,但研究生物都必须以表型为对象,而不能只以DNA为对象。对人类文化的研究也必须以意识和行为为对象,不能只以符号为对象。

为什么在生物和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中,都同时产生两套复杂有序的系统呢?因为这两套系统各有其致命的缺点,必须互相依赖生物体和人类社会的缺点是不易复制,不能以原有的生物体为母板直接复制一个生物个体,即使可能也速度很慢,错误很多,只有遗传物质能大量可靠地复制,然后再以遗传物质为母板产生新的生物个体。同样,人类的意识、工具、生产生活资料、社会组织等文明成果也不能直接大量复制,只有文字等符号可以大量复制,然后以这些符号为母板产生意识和制作新的文明成果。知识宝库作为一个系统是延续千年,不断累积的,很少会推倒重来,而人是一茬接一茬不断更换的,英雄豪杰、丰功伟绩都是过眼云烟。但不管是狭义的遗传物质还是广义的遗传物质都有一个缺点:缺少功能。书不能吃,DNA不能觅食捕猎。文化基因虽然是复杂有序的系统,但只是符号系统,没有人们需要的各种功能。

繁殖是生命起源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生物生存的第一个本领,没有繁殖就没有生命。生物产生以后虽然进化出了很多生存本领,但至今为止,繁殖仍然是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在生物生存的各种本领当中,繁殖即使不是最重要的本领,也是最重要的本领之一。文化繁殖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文化发展的各种条件中,文化繁殖即使不是最重要的条件,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生物的本质是复杂系统的幸存,文化的本质也是复杂系统的幸存。复制是任何复杂系统幸存的必要条件。

定理:复制是任何复杂系统幸存的必要条件。

变异和自然选择虽然也是进化的必要条件,但这两个条件不是稀缺资源,任何物质都能变异,任何时候自然界和社会都会选择,而繁殖是稀缺资源,是宇宙进化到一定阶段以后物质才产生的新功能,文化繁殖是人类进化到一定阶段以后才产生的新功能。繁殖是生命起源的标志,文字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