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笛卡尔、休谟到实证主义和科学哲学的大部分近现代西方哲学流派都坚持经验主义的传统。经验主义传统的核心应该这样表述:经验的可信度高于观念和理论,经验永远是高高在上的,观念和理论永远是经验的奴仆,任何时候都不能以下犯上。
所有的认识都来自于条件反射,所有的条件反射都以经验为基础。经验是客观事物与人的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经验不完全由客观事物决定,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认识器官、大脑的结构、人的认识方式和心理特性。经验主义认为经验是思想的唯一客观来源。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是太极进化主义认识论的基础,所以太极进化主义认识论称为实践经验主义认识论。
另一方面,唯物论和先验论有可取之处。唯理论认为经验只是表面现象,不能反映本质,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理性认识永远优于感性认识。所以,唯理论认为,当理论与经验出现矛盾时,必须相信理论而不是经验。
理论正确而经验错误,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但最好不用理论推翻经验。你要想推翻别人的经验,必须在你的理论指导下进行观察或实践,用你的经验去推翻别人的经验,而不直接用理论去推翻经验。例如:有人说在晴朗的天空看到一道彩虹,你说:彩虹是雨后天空的水汽对阳光的折射,晴天不可能有彩虹。你这样说就是用理论反驳经验,人家不会信服,他会说:“我就是看见了”。你应该站在他的位置进行观察,然后说:“我怎么没有看见?”可能还需要拉开百叶窗观察,说明是百叶窗造成了彩虹的幻觉。这样用经验反驳经验才能增强说服力。政党的社会政策要证明自己的优越性,必须让人民实际感受到实惠。
经验和观念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客观化。经验不断重复到一定程度,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客观的或先验的,观念不断被证明并稳定到一定程度,我们也可以认为它们是客观或先验的。逻辑是一种观念,某些逻辑规则被我们反复使用,并一直有效,就成为先验的逻辑。
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矛盾在实践中会表现为教条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矛盾。现在多数人都是现实主义者,但教条主义并不是完全错误的。教条就是理论,教条主义与理想主义几乎无法区分。反对教条有可能抛弃所有的理论,并使人失去理想。如果理论不完善,那么我们只能相信现实主义。但社会的发展方向是理论越来越完善,我们必须越来越多地依赖理论,依赖教条。
经验和理论都不是完全可信的,只有当这二者互相印证的时候,才是最可信的。当只有理论推导出的结论,而没有经验证实的时候,应该存疑,当有直接经验,但这个经验与理论或常识矛盾时,也要存疑。如果某种想法既没有理论根据,也没有直接经验证实,就更不可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