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论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第7篇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1-10-17 | 2488 次浏览 | 分享到:
1 原因和结果的定义
2 还原的定义
3 对结构的还原
4 简单化和微观优势
5 属与种差

还原可以指向主观臆造的概念以及逻辑构造的结构。拉卡托斯以预见性为科学理论的标准,而还原论是最有预见性的。还原论也是一种范式或科学纲领,而且已经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科学纲领。

4 简单化和微观优势

2篇第4章4.2中叙述了还原主义的发展历史。还原主义能战胜一切对手的原因是它符合认识的简单化原则。首先,还原是归类,同一类的事物有很多相同的属性,认识了其中一个事物的属性,就认识了这一类其他所有事物的属性。其次,在认识的早期阶段,人们对简单事物的了解多于对复杂事物的了解,把复杂事物归入简单事物的类型有利于了解复杂事物。例如,生物比非生物复杂,人对非生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比较详细,把生物属性还原为物理化学属性有利于认识生物。

各种化学反应都是化学键的作用,所以化学性质可以还原到物理学原理,这种还原体现了化学反应的共性。生物的属性可以用化学性质解释,化学性质是生物属性的共性,于是生物学需要向化学还原。社会属性很多可以用人的生物学属性解释,因此社会学现象可以向生物学还原。所有这些还原都是为了归类,归类的依据是共性。

所谓“微观优势”类似于平时人们说的“本质”或“深层原因”,但有一点区别。两千多年前,人们就知道微观结构决定宏观现象,于是希腊人热衷于寻找世界的本原,甚至找到了原子。中国人也把“气”或“金木水火土”作为世界的基本成分。不过,宏观现象有时也是事物的本质或深层原因。例如,压力、万有引力等都可以是宏观现象,它们是很多物理现象的本质原因;环境变化是很多生物性状变化的本质原因;企业和政府投资是经济发展的本质原因。微观与宏观是相对的,供求关系是很多经济现象的本质原因,虽然一种商品的供求关系与原子相比是宏观现象,但与国民生产总值相比是微观现象。

  很多宏观的变化或人的行为是为了满足微观的需要。例如,为了觅食,生物进化出了千奇百怪的器官和本领,与这些器官和本领相比,细胞的生化反应具有微观优势。生物觅食就是为了满足每一个细胞的生化反应需要。战争中敌军虚张声势,可能是为了掩盖内部争斗引发的危机。中国共产党开始弱小,后来却能以弱胜强,取得全国政权,国民党开始很强大,后来却沦落孤岛,原因是指导思想不同,指导思想在政治斗争中具有微观优势。

5 属与种差

有些中医专家提倡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其实这种方法很难实行。中医所说的辩症施治并不是个性化治疗,只是不把表面症状作为分类标准,改用其他标准而已。

  个性化治疗有两种,一种是属加种差,另一种是完全特殊。属加种差是指这个病人的病症是以前见过的,有相应的治疗方案,但它与以前见过的病症又有一些差别。以前的治疗方案是属,即共性。与以前见过的病症有差别其实也是属,是进一步的分类。例如病情有轻有重,这是常见的,对病情轻重的应对方法也是比较明确的,所以这也是共性。属加种差实际上是在两个类中找交集

完全特殊的治疗是指这个病人的病症与以前见过的病症没有一点共性,治疗方法也与以前完全不同。如果这种治疗方法成功了,就会成为一个范例,也就是一个新的属。但是这种完全特殊的治疗成功率很低,是摸着石头过河,迫不得已,不能作为一种理想模式。

在任何领域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包括属加种差和完全特殊这两种情况,任何一种完全特殊的解决方法都是迫不得已,不能作为一种值得提倡的方法。寻找共性是认识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