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定义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第3篇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1-10-08 | 2346 次浏览 | 分享到:

反馈是上帝的创世大法,是自组织的关键,繁殖是正反馈,学习是人类文化的繁殖方式

人类的理想和其它文明成果不是都能传给后人,在文字产生之前,依靠语言和行为只能传递很少一部分,即传递率很低,而且容易失真,所以文明的发展很慢。文字产生以后,传递率大幅增加,于是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获得性性状的遗传是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其他特征都是从属的,都不是人的本质特征,包括人的社会性,人的理性思维,人能制造工具,人脑的生理特征等等。如果人不学习,大脑再发达也没用。卡西尔认为不能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对于理解人类文化生活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说,理性是个很不充分的名称。”(同上:37)人类文明很多是感性的。而动物有时是很理性的,例如,狼会分进合击,黑猩猩会制造工具。亚里士多德把人定义为“社会动物”,卡西尔也批判了这个定义,因为蜜蜂和蚂蚁也是社会性的(同上:306)。卡西尔说:“人,像动物一样,服从着社会的各种法则,但是除此以外,他还能积极地参与创造和改变社会生活形式的活动。”(同上:307)人的最本质的特征是获得性性状的遗传,创造和改变社会生活是获得性性状之一,人不仅能具有这种性状,还能将其遗传给后代并累积进化,发扬光大。动物也有可能具有创造和改变社会生活的能力,但很难累积

卡西尔说:动物的“后天特性是无法通过遗传来传递的。一个有机体在它的个体生命历程中可以获得的每一点完善,都只限于它自己的存在范围,对种属的生命不发生影响。”“但是人已经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巩固和传播他的成果。”“这种不同的表达形式构成了一个新的领域。它们具有自己的生命,具有某种不朽性,由此它们得以在人的个体人的短暂的生存结束之后依然存在。”(同上:307-308)

卡西尔详细分析了宗教、语言、艺术和科学中的守旧与创新的特征,但他没有明确地把这些归纳为文化的复制和变异。卡西尔虽然看到符号可以带来文化的不朽性,但他认为自己没有找到文化“内在的统一性”,他说:“人类文化具有不连续性和根本的异质性”(同上:305)。这表明卡西尔的思想是不彻底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