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尔的第三世界理论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第3篇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1-10-08 | 1047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三世界理论是卡尔·波普尔进化认识论当中的一项主要研究成果。这个理论当中提出了广义进化理论的一些重要思想。同时也有明显的缺陷。

波普尔认为文化背景是可以相对地脱离创造它的创造者存在的。所以波普尔说,存在着一个第三世界,即“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界,尤其是科学思想,诗的思想以及艺术作品的世界”。与第三世界相对应的第一世界是“物理客体或物理状态的世界”,第二世界是“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世界”。关于第三世界的主要成员,波普尔说:“尤为突出的成员是理论体系,但同样重要的还有问题和问题境况。而且我将论证,这个世界的最重要的成员是批判性辩论;当然还有期刊、书籍和图书馆的内容。” ([英]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舒炜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3-124.)(下同)

波普尔的第三世界理论的可贵之处首先在于波普尔不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他说:黑格尔的客观精神“是他的体系表现出他的神学背景的一方面。与此相反,我断言,个人的创造因素、个人和他的工作之间的平等交换关系是最重要的。”(145)。波普尔看到了文字表述的知识具有独立性,既不同于其他物质,也不同于意识,应该得到特殊的地位。波普尔所说的“思想的客观内容”的含义并不准确,如果是指文字符号系统,那么他针对这些内容的一些论述很有意义

1. 波普尔认为,知识的发展同生物的发展即动植物的进化十分类似(131)。我们应该理解为思想的客观内容(不断创新的文字符号排列顺序)本质上是物质复杂有序化进程在人类产生之后造就的产物,也就是广义进化产物当中的一部分。波普尔注意到知识的发展同狭义进化类似,虽然他没有使用广义进化这个词,但实际上他已经指出了知识的发展是广义进化,而且指出了广义进化的具体方式就是P1TTEEP2其中P1P2代表问题,TT代表试探性学说,EE代表排除错误。(189)

2. 波普尔虽然没有使用文化基因这个词,但他指出了第三世界的文化基因功能:如果“图书馆和我们从中学习的能力依然存在,在遭受重大损失之后,我们的世界会再次运转。”如果“所有的图书馆也都被毁坏了”,“我们的文明在几千年内不会重新出现”。(125)

3. 波普尔把蜘蛛网、蜂巢等动物的建筑和房子、工具等人类活动的产物归入第三世界。(131)这些也是物质复杂有序化进程造就的产物,但波普尔没有指出它们与生物基因和文化基因的不同。这些物质应该称为广义的表型,与生物的狭义表型相对应,不属于第三世界。

4. 波普尔强调第三世界的问题比第二世界的问题更重要。(130-132)我们应该理解为文化基因、文化繁殖和变异比把文化基因转录成意识、意识翻译成广义表型(改造世界)的过程更重要。或者说每一个生物个体的存在都只是基因的狭义进化的手段,每一个人的行为、心理的存在都只是文化基因的广义进化的手段。生物基因是生物进化的主体,表型不是主体;文化基因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主体,人和人的意识不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主体。这与布莱克摩尔的思想相似,但波普尔表达得不够清楚。波普尔的理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远逊于布莱克摩尔。

  人类的文明也像生命一样,每时每刻都有可能掉入深渊。古罗马人曾经发明过一种蒸汽机,如果没有失传的话,工业革命就有可能提前一千年。张衡发明过地动仪,现在我们只知道它的外形,不知道它的原理,还有古埃及文明、玛雅文明等很多文明都杳无踪影了。

  幸存定理告诉我们:我们能直接观察的任何事物都是幸存的事物。我们看到的文明都是幸存的文明,汤因比区分了30种不同的文明类型(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M].高申春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41.),很多都灭绝了。人类文明是一个复杂系统,复杂系统总是很容易崩溃瓦解,所以,文明为什么能够长期生存是一个天大的问题。过去的社会理论提不出这个问题,就已经说明了这些理论的幼稚。虽然马克思、卡西尔、波普尔、道金斯、布莱克摩尔和现在很多研究文化基因的学者的理论都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但他们也不是都很明确自己在作什么。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往往意味着把这个问题与其他理论的关系搞清楚了。

  是否从幸存的角度考虑进化问题是划分新旧进化理论的最主要标识。进化的条件是幸存,幸存的条件是复制。谜米理论、文化基因理论、波普的第三世界理论之所以引人注目就在于它们与旧理论之间有这个区别。达尔文能从幸存的角度考虑进化问题,于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引发了一场革命,上面这些理论从幸存和复制的角度考虑文化进化的问题,也引发了一场文化进化理论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