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哲学》第8章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3-10-23 | 6259 次浏览 | 分享到:

抽象对立与具体统一的关系,是在不同的具体条件下对立的矛盾可以实现具体的统一。承认矛盾不容易,但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找到实现矛盾统一的具体途径,有些辩证逻辑可以转化为形式逻辑。例如,古代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木材和石头,它们各有优缺点。木材软,强度低,不能盖高楼,但容易塑型,锯、刨、雕刻都比较容易。石头硬,强度高,能用来盖高楼,但不容易塑型、采集和运输。硬和软是一对尖锐对立的矛盾,它们能不能统一呢?有没有一种建筑材料,既硬又软呢?有,就是水泥。水泥与水混合后很软,便于塑型,干了以后很硬,可承受高楼的压力。这就是抽象的矛盾实现具体的统一。

其实,所有的科技发明和各行各业的创新都是为了寻找实现矛盾统一的具体途径。矛盾无处不在,这些矛盾经常损害人的利益,阻碍社会进步。只有不断寻找矛盾统一的具体途径才能增进人的利益和推动社会进步。

否定之否定包括两次否定,包括正、反、和三个阶段。一般人只看到正的阶段是片面的,老子一味强调用反也是片面的。否定是有条件的,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否定。例如人可以追求幸福,不需要每天勒紧裤腰带。运动变化也是有条件的,动静相宜才好,不能一味地运动,也不能一味地静止。一味强调运动变化是片面的。有为与无为是辩证统一的,随条件变化。不能一味地有为,也不能一味地无为。有为与无为都必须遵守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维护人的利益和世界进化。老子的思想发展到相对主义就会误入歧途,形成道家自私的避世苟生哲学和中世纪的“圣徒”观念。

王东岳运用老子的观点分析世界进化的历史,创建了一套递弱代偿理论。最后他得出结论:人类必然灭亡,只有退化才能生存。王东岳这样的理论就叫误入歧途。

6.印度、西方和中国思想对比

邹学熹先生在《易学精要》中介绍了一个发人深省的事例,有一位外国专家在清华大学访问,他在一次座谈会上拿出三幅图象说明印度、西方和中国的思维方式和观念。第一幅图象只画了一个大圆圈,代表印度人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认为大千世界,一切有形之物皆生于无。《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第二幅图上画的也是一个圆圈,但中央被一条由上到下的纵直线分开,半面白色,半面黑色,代表西方人思维方式和观念。西方人从近代科学出发,用实验的方法证明,有就是有,无就是无,清晰明朗,十分绝对。第三幅图上画的是中国人的思维方法和观念,这就是在圆中用“S”线相分,阴阳太极图。阴阳两鱼头尾相交,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阴阳互根,概括了宇宙的本体及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邹学熹,1995:87—88.)

其实,印度和西方也有辩证思想,中国的辩证思想应该与印度和西方互相借鉴,共同发展。同时,不管是哪里的辩证思想都有缺陷,在兼收并蓄之后还要继续发展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现在辩证法研究中的困境。

 

图:玻尔的爵士纹章

有很多科学家在自己科学实践中感悟到了辩证逻辑思想,玻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虽然不是一个哲学家,但非常崇尚辩证思想。玻尔把阴阳太极图作为量子理论的族徽,这枚纹章是丹麦女王为表彰玻尔在量子力学的卓越贡献而颁发给他的。玻尔亲自设计了这枚纹章。纹章中央是幅中国的阴阳太极图,上方用拉丁语写着“对立即互补”的量子核心原理,以彰显中国太极阴阳论是他把波粒二象性提升到哲学高度的智慧源泉。玻尔说:“一些经典概念的应用不可避免的排除另一些经典概念的应用,而这‘另一些经典概念’在另一条件下又是描述现象不可或缺的;必须而且只需将所有这些既互斥又互补的概念汇集在一起,才能而且定能形成对现象的详尽无遗的描述”。(量子根,2017)

玻尔的这种互补原理属于辩证统一的思想。爱因斯坦无法接受量子力学,因为量子力学不符合形式逻辑。但玻尔认为不符合形式逻辑的理论也可能是正确的,因为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不符合形式逻辑,我们必须接受这种事实。不是事实错了,是我们的思想错了。

7.两个极端

7.1对辩证逻辑的盲目否定

因为形式逻辑简单有用但不客观真实,所以对于形式逻辑不能不信,不能全信。形式逻辑是科学的基础,科学技术离不开形式逻辑。可以说现代文明的大部分成果当中都有形式逻辑的功劳。但同时不能因为形式逻辑功劳巨大就认为它完全客观真实,不能忘记使用形式逻辑是有条件的。真实具体的事物往往不符合同一律、排中律和不矛盾律。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不是逻辑,而是实践和价值。形式逻辑有用但不客观,辩证逻辑客观但没有用。吴宗煌先生说:“辩证逻辑是不结果的鲜花。”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都不能丢掉,但很多人经常走极端。

现在很多人认为真实具体的事物一定符合同一律、排中律和不矛盾律。很多科学家把形式逻辑当成一切事物的共同规律。有些学者看到形式逻辑的用途,于是认为这些关系是先天的,是纯粹的理性,同时完全否定辩证法。在一本形式逻辑的教科书中明确规定:“正确的思维应该是明确的和无矛盾的,逻辑的同一律、排中律和不矛盾律集中体现了这种要求。同一律、排中律和不矛盾律最普遍地适用于一切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他们不知道形式逻辑是对客观具体世界当中的各种关系的抽象,而这种抽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