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实用标准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第7篇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1-10-18 | 4299 次浏览 | 分享到:
1从检验变为选择
2 笛卡尔和马克思等哲学家的实用主义
3 长远利益和进化原则
4 建国初期对实用主义的批判

。当你把生命奉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时,你会感到一种心灵的安宁和安慰,这是很多人真切体会过的逍遥。

  为什么文革以后,会有信仰危机,大家一听到奉献就认为是政治宣传和欺骗呢?因为路走错了。红卫兵真诚的奉献没有带来社会的进步,而是带来了灾难。所以这是政治问题、制度问题,不是价值观问题。不是该不该奉献的问题,而是把生命奉献给谁、奉献给哪一个政党、哪一个事业的问题。对于制度的反思受到限制,就变成了对价值观的反思,导致很多人抛弃了正确的价值观

  奉献是一种高尚的人生观,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很高尚,多数人都会为自己算计。但要看怎样算计,那些真诚奉献的人才能得到最大利益,这种算计是大智慧。

  怎么才能知道哪个事业是正义的呢?需要实践的检验,也需要逻辑论证,逻辑论证需要大前提,最大的大前提来自于哲学。所以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时期都会出现哲学的争论或一些里程碑式的哲学理论和哲学大师。哲学事业非常伟大,它能为社会发展指明方向,而不仅是为彷徨、苦闷的人提供心理安慰。

4 建国初期对实用主义的批判

提到实用主义,很多中国人都认为是一种荒诞不经、反动透顶的哲学思想,这主要源于解放以后对实用主义的那场大批判运动,这场大批判始于五十年代中期,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后期。

概括起来,我国学术界在这个时期关于实用主义的观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用主义是好战的垂死的帝国主义反动派的盲目冒险的哲学,实用主义颂扬“行动”、“实践”,但与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毫无相似之处;第二,实用主义哲学是腐朽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第三,实用主义是反对科学、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蒙昧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人造的,知识不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第四,实用主义是为大商人、大资产阶级服务的市侩哲学。第五,实用主义具有宗教性质。(王成兵.建国初期对实用主义的批判述评[J].探索(哲社版),2000(3):73-75.)

在这五种观点当中,第一、四、五条是没有根据的偏见,另外两条则有一定道理。

第一,认为实用主义是好战的垂死的帝国主义反动派的盲目冒险的哲学,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不足为凭。说实用主义颂扬“行动”、“实践”,但与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毫无相似之处,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这个错误不完全来自政治原因,也有深刻的理论背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的确有独特的内容,但对于实践的概念,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没有任何区别,都认为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物质运动。

第二,说实用主义哲学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基本正确。实用主义是一个复杂的流派,不同哲学家的观点差异甚大,但多数实用主义哲学家信奉主观唯心主义。但主观唯心主义不是腐朽的理论,马克思都承认唯心主义经常比唯物主义更能发展哲学的能动部分。

第三,实用主义不是反对科学、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蒙昧主义哲学,实用主义是科学和理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唯心主义相信真理是人造的,唯物主义相信客观规律,但唯物主义者们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些客观规律欺骗,因为所谓的客观规律其实都是人造的。

第四,实用主义不仅为大商人、大资产阶级服务,也为无产阶级服务,无产阶级也需要物质享受和名利,而资产阶级也提倡博爱和奉献。

最后,基督教起源于古希腊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而不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属于主观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