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因的概念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第3篇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1-10-08 | 2605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文化基因转录、翻译和逆转录的定义

  多数蛋白质和RNA都不能自复制,意识和社会文明一般也不能在脱离语言文字等中介的条件下复制。最早的意识传播是以语言为中介,后来以文字、音像等为中介。这个传播过程是先把意识表达为文字音像等媒体,然后去复制相同的媒体,即抄写、印刷、录音、录像、拍照、计算机拷贝等,然后他人阅读、听、看这些媒体,形成相应的意识。

生物的遗传物质要先转录成信使RNA,再经过翻译表达为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形成组织、器官和生物体。作为符号的观念和理论也要经过转录表达为人头脑中的意识,再翻译,即在意识支配下改造世界。把媒体符号表达为意识的过程与把DNA转录成信使RNA的过程相对应。

定义:文化基因转录是媒体符号转换为意识的过程。

广义转录包括生物基因转录、文化基因转录和电脑基因转录。电脑基因转录就是程序和数据从电子存储介质(硬盘、U盘和光盘等)读入计算机内存的过程。

在意识支配下改造世界的过程与信使RNA经过翻译表达为蛋白质继而生长发育成生物体的过程对应。

定义:文化基因翻译是人在意识支配下的各种行为,主要是建立社会组织改造世界的过程。

人的自我改造或修练是在某种思想观念支配下的一种行为,思想观念是广义的信使RNA,行为相当于蛋白质的功能。所以自我修练也属于文化基因翻译的过程。

对生物遗传物质的翻译过程是在遗传物质指导下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产生以后,会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所以翻译过程和生长发育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广义翻译包括生物基因翻译、文化基因翻译和电脑基因翻译。电脑基因翻译就是计算机把程序和数据读入内存以后,执行程序的过程。

定义:文化基因逆转录是把意识表达为文字音像等媒体符号的过程。

生物基因很少逆转录,逆转录是文化繁殖区别于生物繁殖的特殊之处。

广义逆转录包括生物基因逆转录、文化基因逆转录和电脑基因逆转录。电脑基因逆转录就是计算机把内存中的程序和数据写入电子存储介质(硬盘、U盘和光盘等)的过程。

    

  一只鸽子,虽然它的性状由它的遗传物质决定,但鸽子的身体与鸽子的遗传物质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与此相对应,人的思想由人接受的文化基因决定,但文化基因与人的意识是两种不同的物质。鸽子的遗传物质也不会随一只鸽子的死亡而消失,文字、音像等广义遗传物质不会随爱因斯坦、莎士比亚一起死亡。

  文化基因虽然不会随人一起死亡,但它们必须转变为人的思想意识,才能活起来;鸽子的遗传物质也必须转变为鸽子的身体才能活起来。其实,说“活起来”并不准确,遗传物质本身就是生命,就是活的。这里所说的“活起来”是指具有遗传物质以外的复杂多样的功能,DNA自己不会飞。当然,生物基因和文化基因还是有些不同,鸽子的遗传物质一般不能脱离鸽子的身体,而文化基因的存在可以不依赖人的身体、大脑和意识。    一只鸽子,虽然它的性状由它的遗传物质决定,但鸽子的身体与鸽子的遗传物质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与此相对应,人的思想由人接受的文化基因决定,但文化基因与人的意识是两种不同的物质。鸽子的遗传物质也不会随一只鸽子的死亡而消失,文字、音像等广义遗传物质不会随爱因斯坦、莎士比亚一起死亡。

二、文化繁殖的定义

一些简单生物的繁殖只包括DNA复制,复杂生物的繁殖包括DNA复制和一部分生长发育过程,直到新的生物个体离开母体。与此类似,文化繁殖可以有两种含义。

定义:文化繁殖的第一个含义是媒体符号的复制;文化繁殖的第二个含义包括媒体符号的复制、文化基因转录和一部分文化的生长发育(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繁殖的特点是能产生数量的突变,文化的传播也一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产生文化基因的大量副本,然后通过转录让无数人获得相同的意识,在这些意识的基础上可以产生更复杂、更有序的文化基因

报纸、电视等公共媒体的内容都是文化基因,它们的巨大威力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威力主要来自于它们巨大的复制能力。古代没有公共媒体,只有书籍的印刷,复制速度比较慢。报纸出现之后,文化基因复制的速度极大地提高了。现在一份报纸可以发行上千万份,而且是在一夜之间完成。广播和电视产生以后,文化复制的速度再一次产生了飞跃,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马上就能让全世界知道,一个地点的图像马上能变成几百万、几千万个同步放映的图像,这种复制的速度是古代人无法想象的。文化基因复制速度的提高又极大地提高了文化变异的速度,所以今天文化的进化速度也是古代人无法想象的

  人们看电视和听广播的过程并不是意识或文化基因的复制过程。电视和广播的形式本身是制造和复制符号的媒体,从媒体到观众和听众的意识的过程是文化基因转录。那么文化基因的复制的过程在哪呢?电视信号是从电视台发射出来的,然后传播到四面八方,被居民的电视机接收,然后显示出来。一个电视节目在电视台是一个个体,到了四面八方的居民电视机里就变成了千千万万的个体,所以这个过程是文化繁殖。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主持人和演员们录制节目的过程是文化基因逆转录。

前面说过,生命的奥秘就是进化成果的累积,龟兔赛跑,不怕慢,就怕站。进化成果能够累积的原因是复杂结构的幸存,复杂结构幸存的原因是自复制造成的指数增长。(第2篇第22.2.2)人类文明的奥秘也是进化成果的累积,也是龟兔赛跑。进化成果能够累积的原因是复杂结构的幸存,复杂结构幸存的原因是文字复制造成的指数增长。

互联网与广播网、电视网的本质是一样的,电视网让电视节目得以繁殖,互联网让更多资讯繁殖,从一个终端到达千千万万个终端。区别在于电视网繁殖的内容很少,只允许电视台制作的节目繁殖,而互联网则允许任何人制作的东西繁殖,电视网只能繁殖录像,互联网能繁殖文字、图形、录音和录像,电视网没有交互功能,互联网有交互功能。互联网本身不是生命,作为一个整体它不可能自复制,它只是提供了信息文化繁殖的条件

三、不存在“集体脑”

詹奇提出一个新名词,叫“集体脑”。其实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集体脑”,只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合作而已。每一个人的思想创新都是文化变异,思想的交流是广义遗传。过去思想创新的成果不容易交流,现在人们重视交流,尤其是重视创新思想的交流,这种交流促进了进一步的创新,詹奇所说的“集体脑”其实就是这种广义遗传和文化变异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人类的广义遗传最早的信息载体是语言,而很多动物都有语言,那么动物的智能可以遗传吗?恐怕不能简单否定。例如小狮子要接受母亲的训练,训练是文化繁殖,这种文化繁殖所传授的捕食技能也是一种智能。但训练可以只用简单的形体语言。动物的语言是很丰富的,那么除了形体语言之外,其他语言就不会用于训练吗?如果用了,就有可能存在观念的文化繁殖。但动物的文化繁殖的数量和种类都太少,不能形成自己的像样的文化。

四、文化基因的定义

  定义:文化基因(谜米)就是符号系统。

  文化基因包括文字、图、画、模型、音像和程序等。

布莱克摩尔把文化基因称为谜米,她认为谜米在头脑中。这是错误的,谜米应该是文字等各种符号。但说谜米是符号也不完全准确。应该说,文字相当于碱基对,而不是基因。基因是一组碱基对,经过翻译能合成某种蛋白质。与此相应,谜米应该是一组符号,例如一段或一篇文字,一张图纸,一段录音,一段录像,或它们的组合。这一组符号能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识。

谜米可以称为文化基因,但不能称为广DNA。生物DNA上一般不止一个基因。

定义:广义DNA指人类所有符号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