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仿真和逻辑构造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哲学》第3章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3-10-16 | 6520 次浏览 | 分享到:

有些语句之间好像没有关系,其实它们之间具有“且”的关系,只不过“且”这个字可以省略。这些逻辑关系连接起来的语句叫做逻辑构造。逻辑构造与逻辑结构不同。所谓逻辑结构就是逻辑关系,例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逻辑构造是指具有某些逻辑结构的组合体,包括语句组合体、图形组合体等等。

描述某一个事物的语句构成的逻辑构造是对这个事物的仿真或思想游戏。这个逻辑构造的某些结构和属性与客观真实的事物的某些结构和属性相同,有一些结构和属性不同。

逻辑构造的基本元素是符号,符号有很多种,文字是一种符号,数字、图形、动画也是符号,声音、语言和动作也可以是符号。索绪尔,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聋哑人的字母、象征仪式、礼节习惯、军用信号等。语言只是其中最重要、最精巧一种。(郑杭生,1988:325)但索绪尔没有给符号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太极进化主义》第1篇第1章1.1.3节给符号下的定义是:符号是人造的容易制造和复制的信号。信号是能使人和动物产生联想的物质。7篇第2章2.5节提出了一个定理:所有符号的含义都来自于联想。

符号有三个特点,第一,它是一种人造的物质,不是意识;第二,当我们看到或听到它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联想;第三,符号本身的属性没有价值,而我们看到听到它时产生的联想有很大价值。

符号可以组成逻辑构造,所以符号承载着文明和文化,是传承文明的文化基因。数字和几何图形都可以是符号,数学和几何都是这些符号构成的复杂有序的系统,这些复杂有序的系统是人类文化的主要内容。

语言的逻辑构造一般包括多个语句,罗素把每一个语句称为一个原子命题,多个语句构成分子命题。例如,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伟大的人民。这是一个由两个原子命题组成的分子命题。分子命题是原子命题组成的逻辑函项,一个原子命题可以是自己的逻辑函项。多个分子命题构成文件、理论、书籍和思想体系。

由符号构成的逻辑构造是物质,不是意识,但是在建构、加工和使用逻辑构造的时候,要产生与它相应的意识。符号是死的,与之相应的意识是活的,所以逻辑构造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意识的功能。《太极进化主义》第7篇第3章3.5.2节提出了逻辑构造的定义:逻辑构造是具有固定联想关系的经验和观念的集合。这个定义不准确,应该定义如下。

定义:逻辑构造是仿真或创新的思想产品,包括作为意识的思想产品和用符号表达的思想产品。

作为思想产品的逻辑构造有三种形式。第一种由多个语句和命题构成,第二种由多个图像、动画等构成。例如提到中国,我们会想到中国地图、长城和黄河。这些图像、动画之间也可以像命题一样由“且、非、或”等逻辑关系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逻辑构造,其中每一个图像或动画相当于一个原子命题。第三种由文字命题和图像动画命题组合成逻辑构造。

客观事物有很多属性,有些属性可以用图像和动画仿真,有些不能。例如,产品的重量无法用图像表示,只能用文字符号描述。产品的形状很难用文字描述清楚,适合用图形描述。所以对于一个产品的仿真既需要图像,也需要语言文字,把这些东西用逻辑关系词组合起来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构造。

逻辑构造作为一种工具,它的主要作用是影响我们的决策,这些决策能决定我们的实践行为。这些实践行为是真实客观的物质运动,能满足我们的需要,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幸福。

3.2逻辑构造简单稳定

作为意识的逻辑构造不是真实客观的具体事物,但与真实的事物相比有三个优点:简单,有用,稳定不变。

第一,简单。古代的事件可以用语言描述,这种描述就是使用逻辑构造对古代事件进行的仿真。从古到今有多远?笑谈之间。一场战争死伤无数,耗费无数资源,而语言不需要耗费多少力气。客观具体的事物都无限复杂,但人为编造的东西一开始都很简单,时间长了,慢慢加工,才会变复杂。简单性是真理的标准之一,这个标准又被称为奥卡姆剃刀,可见简单性有多么重要。逻辑构造都是假的,但它的简单性是一种优势。

第二,有用。逻辑构造因为简单所以好用。因为人又笨又懒,所以都喜欢使用简单的东西。逻辑构造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手段,逻辑构造是全部人类文明的基础,是人类文化当中最有序的内容。

荀子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规律是人制作的天命,不管它们是不是真的天命,只要人能用之,能给人带来利益,就是最好最重要的。天是客观的,从天不重要,认识是否客观不重要。荀子说:“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天不能辨物,要认识事物必须使用人造的逻辑构造。地不能治人,要治理世界,必须依靠人造的工具。

第三,稳定不变。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如果你发现张三做了一件好事就说他是好人,这个判断就太冒失了。我们总是把长久不变的东西当成真实的。具体事物总在变,而逻辑构造可以长久不变。每个人都会老,但花仙子不会老,孙悟空更可以长生不老,《西游记》的故事可以一代一代讲下去。汽车的速度在变,加速度在变,但力与加速度的关系永远不会变。真理永恒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真理。所以真理有用。

稳定的东西与易变的东西相比,稳定的东西简单。逻辑构造比很多客观事物稳定,所以逻辑构造简单。人类追求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为了追求简单化。

唯物主义者说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客观世界也许真是这样,但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你希望牛顿定理每天变来变去吗?哲学家把永恒不变的东西当成本原。所以逻辑构造这种主观的东西就是本原的组成部分。

《楞严经》把这些永恒不变的东西当成神圣的东西,而且讲解很详细。所以郭继承说《楞严经》比康德、黑格尔还深刻。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只有客观真实的东西才可能永恒不变,于是就硬是要把逻辑构造说成客观真实的东西。

主观的东西有些是稳定的,有些是不稳定的,客观的东西也有些稳定,有些不稳定。人类需要稳定的东西,于是就编造了很多概念和定理。人有能力制造稳定的东西,这样科学就产生了。文明和文化当中有很多有序的内容是人制造的稳定的东西,能够世代传承。能世代传承还不稳定吗?相反很多客观的东西不稳定。例如,一条河的水量每年都不一样,甚至每天都不一样。你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

客观唯心主义者武断地认为只有客观的东西稳定,主观的东西一定不稳定,于是他们就把稳定的主观事物也都当成客观的东西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就是这样产生的。而且柏拉图认为只有稳定的东西才是真实的,不稳定的都不真实,于是他把客观世界当中不稳定的东西都说成是不真实的。如果变化的东西都是假的,那么法官的儿子一定是法官,贼的儿子一定是贼。如果贼的儿子当了法官,那一定是假装的。

3.3逻辑构造

主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不同于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每一个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都有无限多重属性,主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只包含有限个属性,是一个逻辑构造。

人们对逻辑构造的加工越多,它包含的属性就越多。例如《白蛇传》中白蛇这个角色,一开始只是一个吃人的蛇妖,各个朝代的人们对她不断进行艺术加工,才成为一个血肉丰满、感情丰富的人物。

一辆真实的汽车包含无限多重属性,而对于一般人来说,主观世界中的汽车的逻辑构造只有一个外形和能自动运行的特征,不包含汽车的其他属性,如发动机结构、轮胎特性、电控功能等。经过专业培训,主观世界中的汽车的逻辑构造的属性就会逐渐增多起来。逻辑构造的属性逐渐增多和逐渐有序化的过程就是逻辑构造和文化基因的进化过程(关于文化基因的论述详见《太极进化主义》第3篇第5章,“太极进化主义——看懂世界”网站,taijievolutionism.cn,首页>专题论文>4.人是什么>4.1人类和文化基因)